春节刚过, 新洲区养殖夫妇遭遇难题,在租赁的一片山腰间散养的8000只土鸡,由于近期气温忽高,产蛋鸡率急剧上升,可由于地处山沟里,加之都不识字,以至2万枚新鲜土鸡蛋销路不畅。19日,新洲区徐古街周铁河村四组54岁的周花平的亲戚在朋友圈求助,希望识货的市民购买散养的土鸡蛋。 20日上午,新洲区金牌通讯员按周先生提供的地址,来到达位于徐古街周铁河村周先生的养鸡场,记者在现场看到,养鸡场内有一栋红砖平瓦房,平瓦房内一间是夫妻二人的臥室,一间是厨房,两间是存放鸡饲料,三间是用来存放鸡蛋,平瓦房对面是三栋鸡舍。 54岁的周花平告诉记者,他和妻子陈冬梅都是斗大的字不认一个,两人从2010年开始便走上了养生态土鸡的创业之路,起初只养了几百只,后来慢慢发展到3000只,先前租赁的养鸡场因离村部近,怕影响环境,2017年后就搬至现在这个地方。 去年7月份,为了再次扩大养殖规模,又投入了3万多元,购买了7000多只小鸡,目前这批鸡正在开始下蛋,毎天能产蛋3000多枚。 从2010年至今年春节前,每天要卖1000多枚鸡蛋,尽管地方偏僻,信息不灵,因养的鸡是散养鸡,食料是玉米和小麦,买主都是口口相传,人带人,所以从不愁销。 在鸡舍釆访时看到,周师傅正在中间的一栋鸡舍为鸡子喂料,食料喂完后又要忙着在鸡窝里捡蛋。周师傅还现场展示了土鸡产下的鸡蛋:打开鸡蛋后,蛋黄上插上牙签笔直不歪。周师傅说,如果不是土鸡下的蛋,牙签根本站不住。 周师傅说,近段气温忽高忽低,受气温影响,去年7月购买的7000多只大都在产蛋,除去年前卖了2000多只产蛋老鸡,如今毎天能捡鲜蛋近4000枚。 周师傅坦言,自己虽然有10年养鸡的经验,由于不识字,手机也不会玩,更不知道怎么去打开销路,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的鸡场在山窝里,交通也不太方便,外面的人根本不知道。 面对家里没销售出去的2000多枚鸡蛋,周师傅愁眉苦脸地说,每天要喂1000多元的饲料,这些天来他头发也愁白了,觉也睡不好,真心希望识货的市民,前来购买他家放养的土鸡蛋,以解这对老实巴交的夫妻燃眉之急。联系电话:13797061121
融媒体记者:韩时珺 通讯员:陶火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