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长江网11月29日讯(记者赵代君)新洲四中三位“愚公”老师的感人故事在师范院校师生中引发热议。29日晚,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梅志罡向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发表感言,称赞母校培养出的尹奇兵扎根农村基层教育,是好样的! 梅志罡称,从长江日报-长江网报道得知尹奇兵2012年从华中师范大学毕业后,回到了新洲四中担任物理老师,入选2020年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华中师大的师生为他自豪。 
尹奇兵在上课。记者刘斌 摄 梅志罡说,新洲四中的老师们,坚守基层教育一线的愚公精神,确实感人至深。与此同时,我们看到了更多的东西。一方面,我们看到了农村基础教育对于师资的渴望,他们需要更好的老师,所以说,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走出农村接受高等教育之后,又回归中小学校园,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用自己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回馈曾经培养过自己的母校,这就是教育的薪火相传,也是一代一代教育人对教育的真诚;另一方面,我们又看到了,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如今校园环境改善了,教学条件改善了,师生们的生活条件也改善了。教育部要求确保义务教育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的政策,会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投身农村的基层教育。 
新洲四中一角。记者刘斌 摄 近些年来,免费师范生政策,正是对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倾斜。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放弃城市生活,回到农村,愿意为基层教育奉献力量。免费师范生接受大学教育之后,投身到基础教育中去,回归到乡村教育一线,在乡村教育中发光发热,用他们学到的新的教育理念与方法,引导孩子们成长,改变乡村教育的教育理念、教育实践,从而提高乡村教育质量,让乡村的孩子们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教育服务,让乡村的孩子们也能够走出乡村,走向更广阔的人生舞台。 相关报道: 稻田中学里的“愚公接力”:新洲四中三代师生同事扎根武汉最偏远高中 编辑:邓腊秀 (作者:刘斌 赵代君) 阳逻信息网(www.yltv.net)声明:此信息系转载自其他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网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本网转载的作品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持相应版权证明与本网联系。 |